所以,當“改進校服美感與舒適度”的提案一“面世”,就有了數萬表達驚喜和贊成的評論。
國內校服公眾滿意度低于30%
民革中央的集體提案引用的最新調研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校服公眾滿意度低于30%。一些中小學片面強調規范統一,不重視校服舒適度和美感。結構松垮、樣式丑陋的校服,不僅影響校服美學教育、引導認知等功能的發揮,還導致學生厭惡穿校服。
校服進入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參政議政的工作視野,已經不是第一次。2016年全國兩會,多位代表委員表示,要根除校服亂象,需盡快規范校服市場,讓校服產業更加公開透明,并強化家長委員會等監督力量的作用。
2017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再次發聲,呼吁加快校服改革,重提校服企業的責任擔當,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涉及改進校服款式、落實校服質量標準、加快校服保障等諸多方面。
2018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依然關注校服問題,從質量提升到校服美育,到發揮家委會作用,涉及與校服相關的話題也更加深入細致。
校服關系到學生身心健康
孩子教育無小事。校服關系到學生的健康和學習,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就介紹了寶貴的“校服經驗”:“北京十一學校設計了50余種校服供學生選擇。為便于學生管理,學校提取了校服的幾個要素,所以盡管校服款式、花色豐富多彩,但是辨識度同樣很高,學生的選擇性也很高。”
改變“劣質校服”、“丑校服”,提升校服功能認識,改進校服美感與舒適度,可以幫助中小學生增強文化自信。
個性化校服在青島中小學興起
青島在“校服問題”上走在了全國的前列,讓更多學生和家長擁有選擇“優質優價”校服的權利。
校服于青島中小學,早些時候多是學校的自發行為。1999年秋季新學期起,全市小學一年級、初一、高一的學生中開始推行統一著裝,當時初衷是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和群體意識,防止穿著方面的互相攀比。
2002年,我市出臺全國第一個學生裝《管理辦法》,就學生裝款式、招標、減免等程序加以詳細界定。當年我市對學生裝款式實行“六個統一”,即統一款式、統一面輔料、統一商標與標志、統一規格型號、統一縫制加工工藝標準、統一價格。當時,學生裝面、輔料和生產加工廠家全部采取招標方式定期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市教育局自2011年以后探索管理中的放權模式,由青島采購招標中心對中小學學生裝以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采購,這是我市首次以委托第三方形式代表家長和學生作為采購主體進行招標。2015年起,中小學學生裝采取全市統一公開招標后的學校自主選購,翌年部分試點學校自主招標采購。
2017年,局屬學校校服管理權限全部下放,決策權全部交給學校、家長和學生。由此,全市中小學校服進入“一校一款”時代。個性化的校服在島城中小學中逐漸興起。
青島實驗高中校服
從短袖衫、春夏運動褲、西褲、裙子、襯衫、毛衣到羽絨服,青島實驗高中的系列校服品種選定和款式設計,學校之前通過家長信、校園網、新聞媒體等廣納建言,校服很多細節都是源自學生的創意。最終,青島實驗高中的校服與學校的建筑風格融為一體,體現了溫潤、含蓄、內斂、高貴氣質的新中式校服,內有立領中式盤扣、學校標志等細節,深受學生喜愛。
青島實驗高中新校服
從統一著裝到個性化設計,科學、免費也是青島市中小學校服的關鍵詞,遠離問題校服、款式單一的負面聲音。青島市一直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革命烈士子女、孤兒、殘疾兒童等費用減免政策。符合條件者,其著裝費用由中標企業直接予以減免。為保障學生穿上優質、安全、美觀、舒適的校服,市教育局對中小學校服全面推行“兩雙、一審”,即雙送檢、雙公示和審核備案制度。
客服熱線:19287649092 QQ:3311282829 郵箱:33112828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