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兼歷史學家亞歷山大·戴維森說:“校服帶給了學校學生一種認同感和凝聚力。”
“當社會的某些方面變得不那么確定時,校服意味著學校的存在是為了提供確定性和秩序。”
然而,戴維森表示,穿校服既可以代表順從,也可以代表叛逆。
“如果孩子們想反抗,他們可以通過穿校服的方式來反抗。”他說,“這是一種身份的表達。”
20世紀,校服內部已經出現了分化。那些私立貴族學校開始有意識地與公立學校的校服區分開。公立學校的女孩們開始在襯衫外面穿運動服,男孩從14歲起可以穿長褲。20世紀50年代,男女混校開始流行起來。學校在設計校服時也開始在差異和統一中尋找平衡。當時,男生們愛戴著平頂帽,穿著襯衫和運動夾克,女生們冬天穿體操鞋,夏天穿連衣裙。
20世紀60年代,學生們開始反抗這種校服傳統,他們解開西裝的扣子,松開領帶。女生們用連褲襪百褶裙搭配襯衫西服,彰顯一種反叛精神。
70年代,公立學校的學生漸漸不怎么穿校服上學。寬大的領口和袖口成為當時的潮流。男生們還開始留長頭發。
20世紀80年代,校服收受到了流行文化的巨大影響。傳統校服在年輕一代看起來早就過時了,女生的裙子越來越短,男生的領帶和褲子也越做越緊。甚至在當時還出現了定制校服和書包。
90年代,英國校服開始變得更加隨意和舒適。女生第一次被允許穿褲裝,而運動鞋和休閑鞋也在校園中逐漸被接納。
如今,許多學校已經恢復了西裝和領帶款式的傳統校服,以提升更專業的形象。當然,校服設計依然以舒適、實用為前提
客服熱線:19287649092 QQ:3311282829 郵箱:3311282829@qq.com